文瀛公园是太原市最古老的公园,已有600年历史,位于太原市中心区的海子边,面积11.9万平方米,其中文瀛湖面积为3.96万平方米。由于该公园历史久远故数次易名,从明代的海子堰到建国后的人民公园,它经过五个世纪,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朝代:辛亥革命后正式称为“文瀛公园”,1928年改为“中山公园”,1937年更名为“新民公园”,1945年改名为“民众公园”,解放后改为“人民公园”,1982年更名为“儿童公园”,2009年年底,正式改名为“文瀛公园”,恢复原名。公园文化内涵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历史典故深远。
儿童公园比文瀛公园更有名
在文瀛湖东岸假山上,耸立一座绿色琉璃砖塔,此塔六角高十二层,玲珑精致,特别是雨后和阳光下,更是清翠欲滴,与稍北的三角亭及山下湖中的状元桥、凉亭相互印衬,成为公园波光翠影的幽雅所在。此处原本没有塔,是一九五九年由东米市四美园迁来。四美园曾是阎锡山为其五妹子阎慧卿修辟的花园,而这座琉璃塔是花园中五妹子的心爱之物,是清代杰出精品建筑。一九六五年又贴湖岸叠石造山,参差嶙峋,形成了山水亭石、拱桥宝塔互相映衬的景观。
一张最老的老照片
状元桥 文瀛湖所在的位置,原本是一片洼地,明朝初年扩建太原府城时被圈入城内,周边雨水汇集于此形成一片水泊,民间将它俗称海子堰。 明清之际,海子堰南侧就是举办科举考试的贡院,学子们在应试备考之余经常游览的海子堰从此被称为文瀛湖,此桥也被称作“状元桥”。
2019.3.17拍摄于西岸
2019.3.17拍摄于东岸
你见过三角亭吗 对 它就在文瀛公园内琉璃塔旁边
铜牛
万字楼 万字楼是现存最完整的飞檐砖木结构建筑,国内唯一木结构的万字楼。 1930年,时任山西督军的阎锡山为了振兴文风,在文瀛湖畔修建万字楼,开辟为图书馆。但是,这座建筑因为种种原因,直到1937年方才落成。 万字楼因整体建筑平面造型呈“卐”字形,故称万字楼,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2 0 1 7室内百合花展在这里展出万子楼内(2017.7.8) 新增喷雾景观
2019.3.17拍摄
2018.6.10
2018.7.21
童 趣
2018.6.10
女同学和她的同事们在玩游戏
观鱼台
文瀛公园文瀛湖
美丽的文瀛湖畔
2018.3.24 拍摄
2018.7.8拍摄
2018.9.28拍摄
茶壶与茶杯
同学相聚文瀛园2017.6.27
2017.7.22
百合花开
文瀛公园看百合(2018.6.24)
文瀛公园看月季(2018.5.11)
文瀛南湖
莲花池
2018.6.24
旋转楼梯观景台
2017.11.25拍摄
2017.11.25拍摄
人民英雄纪念碑
坐落在文瀛湖南岸的省立太原第一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我党早期党员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君宇、贺昌、彭真等同志都曾在此就读,并从事革命活动。
1924年夏,在高君宇的指导帮助下,中共太原支部在这里成立,标志着山西党组织的诞生。2002年10月,山西省史志研究院负责修建的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在原省立太原第一中学(清贡院)旧址内落成,彭真同志生平业绩陈列展也同时对游人开放。
毛主席将苏联送给他的小汽车转送给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
大戏台
1.《阎慧卿 文瀛公园——太原最古老的公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阎慧卿 文瀛公园——太原最古老的公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7057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