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子政】英国康沃尔G7峰会结束,几位代表西方的政治领导人花了三天时间协调了他们之间的立场,期间据说...
![[观察者网]模特全是“眯眯眼”妆容,清华美院毕设作品发布会引质疑](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88eb7e77b31d69658b0340df533c1f8b.gif) 
        ![[观察者网]模特全是“眯眯眼”妆容,清华美院毕设作品发布会引质疑](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868c5d4fcbce1f39bd63a21aa051b680.jpeg@wm_2,t_55m+5a625Y+3L+inguWvn+iAhee9kQ==,fc_ffffff,ff_U2ltSGVp,sz_14,x_9,y_9) 
        - 清华美院时装发布会模特 图源: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官网 - 6月15日晚,微博博主@柠檬木聚糖 发文评论此事,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 @柠檬木聚糖 写道:“满屏的眯眯眼让人倍感不适……刻意拉长了眼型,契合了西方对亚裔的刻板印象,暗含严重的羞辱意味。”   - 许多网友跟评批评道:“为了迎合slit eyes(眯眯眼)的东方人低下丑陋的刻板印象,连眉毛都修没了……” 
 “给人化个正常的跟服装搭配的妆容不好吗,一眼看过去,一水的眯眯眼”      - “不管说啥,咱就扪心自问,这好看吗?”   - 还有网友拿最近火爆全网的河南卫视的“端午奇妙游”作比较。 - “这T台看的我难受,色调阴郁的眯眯眼模特毫无美感。好在这些天河南卫视的中国风舞台给了慰藉。”   - 微博大V@深圳宁南山 也评论道,中国人民喜欢什么样的人物审美,前几天火爆的河南台的“端午奇妙游”就是答案。西方白人社会喜欢塑造其他种族刻板印象的文化糟粕,没有必要捡起来当宝。   ![[观察者网]模特全是“眯眯眼”妆容,清华美院毕设作品发布会引质疑](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35f8bbde1cd641f79969d7df8ec21de5.gif) 
 - 对中国影响的认知:正面(蓝色,深蓝)vs负面(红色,深红) - 在西方的反华语境里,这不意外。比较意外的是德国对中国“总体负面”和“很负面”加起来占67%,在所有调查国家中最高(美国只有53%),但“总体正面”和“很正面”只占20%,另有13%“说不好”。这对默克尔之后的中德关系的影响值得注意。 - 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最分裂,一方面“很正面”的占比最高,达到12%,另一方面“很负面”的占比也在最高之列,达到23%。在这里,年龄差别同样显著,负面(包括总体负面和很负面)在55+里占83%,但在18-24岁年龄段里只占39%。 - 更加有意思的是,美国对中国“正面”(包括“总体正面”和“很正面”)的占比在2020年只有20%,但在2021年提高到31%,比疫前2019年的29%还高,在25-34岁年龄段(15点)和35-44岁年龄段(27点)里提高幅度最大。这可能是疫情对美国的影响比欧洲国家更大的关系,而疫情对中年和青年的直接影响最大。 - 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的正面认知明显更高,如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也很高,还有波兰。不过波兰人中有多达21%选择“说不好”,原因不明。  - 对中国的定位:合作伙伴(蓝色,深蓝)vs竞争对手(红色,深红) - 在对中国是合作伙伴还是对抗对手的定位上,波兰人再次在拿不定主意方面夺冠,波兰人选择“说不好”的占比高达24%(波兰人中选择“主要是伙伴”的也最多,达11%),同样占比较高的有荷兰(20%)、瑞典(22%)、英国(19%)、土耳其(18%)。这或许说明了很多人的纠结:一方面在感情上对中国怀有敌意,另一方面在理智上又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影响和与之合作的不可避免。 - 定位最为敌对的是美国、英国和法国,美英无疑出于现霸主和前霸主的思维,法国的原因不明。在美国人中,有26%认为中国“主要是对手”,超过欧洲平均值一倍。在欧洲,东欧、南欧的波兰、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的定位更为友好,西欧、北欧的英国、法国、德国、瑞典定位更为敌对。西欧的荷兰是个例外,定位也略偏友好。 -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尤其是18-24岁年龄段)与公众整体相比,对中国定位友好得多。将中国定位于伙伴为主(“主要为合作伙伴”和“合作伙伴多余对手”)的比例明显提高。即使在整体敌对的加拿大,18-24岁群体定位友好的占比高达42%,而公众整体只有27%;德国也是42%,公众整体只有28%。 - 美国和英国的差距小一些,但依然显著。美国18-24岁群体里25%把中国定位友好,公众整体只有15%;英国是29%,公众整体为21%。法国的数据与其他国家一致,但是反过来的:18-24岁群体里52%把中国定位敌对,但公众全体是62%。 - 然而,一般印象并不够,欧洲对伊朗、俄罗斯甚至朝鲜也具有负面印象,要紧的是在欧洲关注的事务中,“中国问题”在什么位置。《跨大西洋趋势2021》的结果并不使得美国感到鼓舞。  - 各国对重要事务的认知 - 对于美国人来说,气候变化、全球公卫(主要是防疫抗疫)、反恐、贸易和人权最重要;英国差不多,但人权的重要性降低很多;其他国家大多认为气候是最重要问题之一,同样重要的就各国有所不同,德国是贸易,法国是反恐,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是抗疫。土耳其是个例外,气候的重要性较低,抗疫最高,接下来是反恐、贸易、人权。 - 有意思的是,除了美国和加拿大,没有国家把中国问题的重要性提到多高,俄罗斯和伊朗问题就更低了。  - 《慕尼黑安全报告2021》热力图显示了各国对威胁源泉的认知。深紫:重大威胁;浅蓝:谈不上威胁 - 慕尼黑安全会议新发表的《慕尼黑安全报告2021》热力图里,欧洲国家也不认为中国是危险源泉,只有英国勉强过半。  - 《慕尼黑安全报告2021》中各国对于与中国的经济(纵轴)和军事(横轴)应该合作(向下、向左)还是对抗(向上、向右)的看法 - 把经济与军事分别讨论的话,趋势更加有意思。美国、加拿大、日本在经济和军事两方面都是对抗为主,日本的军事对抗意向最高;欧洲和印度都认为应该在军事方面对抗,但德国、意大利在经济合作上的意向相当强盛,军事上对抗的意向也更低。问题是,除非欧洲加入新八国联军,与中国军事对抗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也就是说,真正有意义的只有合作。 - 换言之,美国很难把欧洲对中国的敌意化为行动。在2019年,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的定位为:谈判中的合作伙伴,经济上的竞争者,体制上的对手(a negotiating partner, an economic competitor, a systemic rival),这和拜登政府的立场相近:能合作的地方合作,需要竞争的地方竞争,必须对抗的地方对抗(collaborate where we can, compete where we need to, confront where we must)。 - 美国对中国的定位更加敌对,但欧洲的想法不一样。如果说欧盟代表“欧洲的欧洲”,北约就代表“美国的欧洲”,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差不多是美国在北约的代言人了,但他还是直言:“北约现在是,将来也是欧洲和北美的地区性联盟”(NATO is, and will remain, a regional alliance for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 “北约绝不插足南海,但我们还是要面对中国正在逼近的现实,大力投资基础设施”(There’s no way that NATO will move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 but we have to address the fact that China is coming closer to us, investing heavily in infrastructure)。 - 在北约峰会前夕,他更是直接指出:中国是体制性的挑战,但不是敌人。北约无意进入新的冷战。(“China’s stated ambitions and assertive behaviour present systemic challenges to the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to areas relevant to alliance security”。“We're not entering a new Cold War and China is not our adversary, not our enemy”)。这远远低于美国的期望。 - 在对美国是否可以信赖、美国是否具有领导力问题上,《跨大西洋趋势2021》则揭示出一言难尽的状态。  - 各国认知中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家 - 美国在欧美依然被认为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国家,但年轻一代对美国影响的认可度显著低于年长一代。英国年轻人中只有47%还认为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家,而65岁以上年龄段则占74%;德国年轻人只有42%,而65岁以上的则占62%;瑞典年轻人只有43%,而55岁以上的则占70%;波兰年轻人只有45%,而65岁以上的则占81%;土耳其年轻人只有50%,而55岁以上的则占75%。 - 拜登上台后美国形象在德国、法国也无大改善,认为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大影响国家的德国人从2020年的54%增加到55%,法国从55%增加到56%,可以认为基本没有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抗疫拉跨比特朗普更加掉粉,现在的低分比疫前的2019年还低10点,那时特朗普已经上台三年了。  - 各国(纵轴)认为某国(横轴)为放心伙伴的占比 - 各国对可信赖伙伴的认识可能更加使得美国忧心。加拿大和德国被认为比较靠谱,但美国就不行了。加拿大认为西班牙、意大利都比美国靠谱,德国、法国也一样,只有意大利人和波兰人认为美国靠谱。最不靠谱的是波兰和土耳其。至于英国、法国互相认为不靠谱,德国认为英国不靠谱,这是历史芥蒂。美国人只认为加拿大、英国靠谱,这也不意外。 -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名为《美国海外形象在特朗普到拜登过渡后回升》的调研结果对美国更不妙。 ![[观察者网]晨枫:还想靠北约遏制中国?看看西方自己的调查吧](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4.baidu.com/feed/34fae6cd7b899e510ba4fbe60119733bc9950d64.png?token=51872548a91039249b7dcc1a2ca4e2af) 
【文/观察者网 鞠峰】“不是说让你去给别的国家磕头、投降……而是说,要讲点方式方法、要精明一点儿(a bit of ta...
(观察者网讯)“我认为今天在座的任何人都不想与中国开启一场‘新冷战’。”英国《每日镜报》14日报道,北约领导人当天在布鲁...
【译/ 观察者网 刘思雨】所谓“维吾尔特别法庭”近日在伦敦“开审”。专家们认为,这个法庭没有法律依据,不可信。多里坤·艾...
(观察者网讯)与拜登会晤前夕(当地时间6月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时隔两年再次接受美国媒体专访时,当面驳斥了美媒《华盛顿...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之三十五1964年1月27日格林尼治时间11时,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
![[观察者网]塔利班发动全面攻势 发言人:我们会继续战斗](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pic.rmb.bdstatic.com/bjh/news/89205b7f3ac7d95fe57a3d66b93fe2e6.gif)



![[观察者网]塔利班发动全面攻势 发言人:我们会继续战斗](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6.baidu.com/feed/cc11728b4710b9126beb3a094020550b93452201.png?token=fc43fe2257ff2908d36002b4b2466cbf)
![[观察者网]子政:G7加速离开世界舞台中心](https://file.lu-xu.com/tu/51.jpg)
![[观察者网]埃尔多安访问卡拉巴赫舒沙时宣布,土耳其将尽快在此开设领事馆](https://file.lu-xu.com/tu/65.jpg)
![[观察者网]丹尼尔·博奇科夫:美欧让中俄更加团结,这怪不得别人](https://file.lu-xu.com/tu/64.jpg)
![[观察者网]澳州长喊话莫里森:和中国搞好关系啊……不是让你磕头,得精明点](https://file.lu-xu.com/tu/28.jpg)
![[观察者网]马克龙向埃尔多安“澄清”:法国政策并不针对任何宗教](https://file.lu-xu.com/tu/46.jpg)
![[观察者网]艾莉芙·伊利哈莫格鲁:“维吾尔特别法庭”只是政治集会,我在伦敦见得多了](https://file.lu-xu.com/tu/57.jpg)
![[观察者网]美媒:推特需要印度和尼日利亚,但在两国都遇到了麻烦](https://file.lu-xu.com/tu/45.jpg)
![[观察者网]马克龙:在印太地区,欧洲不要成为中美“附庸”](https://file.lu-xu.com/tu/12.jpg)
![[观察者网]吉莲·邰蒂:再见吧“华盛顿共识”,“康沃尔共识”要来了](https://file.lu-xu.com/tu/31.jpg)
![[观察者网]普京当着美媒面亲自辟谣:《华盛顿邮报》那篇报道都是胡说八道、垃圾](https://file.lu-xu.com/tu/47.jpg)
![[观察者网]“法国应该直接倾听中国的声音”——被称为“外交核爆炸”的中法建交](https://file.lu-xu.com/tu/10.jpg)
![[观察者网]英媒:若英国不遵守北爱脱欧协议,德法威胁将发动贸易战](https://file.lu-xu.com/tu/33.jpg)
![[观察者网]北爱问题上,约翰逊称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领土完整](https://file.lu-xu.com/tu/5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