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6月即将结束,不过月底倒是有不少大作扎堆推出,这次像是《绯红结系》就比较热闹,因为主机独占只有一天的时间,而且发售前夕玩家热情也比较高,游戏也是万达的一个新系列,所以热度还算是不错,但是万万没想到PC发售的时候还是遇到了比较尴尬的问题。

先来说说游戏目前的整体情况,以PC版本为例,直到目前为止Steam玩家最高人数大概在13975人,同时游戏口碑方面因为遇到了无法进入游戏以及21:9分辨率不能全屏等等问题,导致目前虽然是特别好评状态,但是也就只有80%好评,这与之前的玩家期待度相比的话,还是有一些低,从Steam的数据上看虽然有将近6.5万人关注这个游戏,但是给出评价的这些人当中,有338人是觉得这游戏不行。

当然,日系游戏的定价一向是大家爱打差评的原因之一,毕竟这次PC版本可以要花328,所以让很多人非常不满,简单的看了一下给差评的这些玩家,这其中无外乎战斗体系的不适应、剧情有硬伤以及无法读取系统数据&黑屏BUG等等。

其实,总的来说《绯红结系》算是万代近些年在新IP上的一个尝试,虽然他们一贯都是爱做动漫改编类的作品,而且这次依旧跟动漫联系在了一起,且故事架构依然还是二次元中的英雄设定,但是在战斗机制上还是吸取了《噬血代码》和《噬神者》的一些优点。

这里如果细心发现的话,应该能看出来《绯红结系》在画质上进行了不小的提升,游戏画面的渲染风格以及质素,已经超过了去年的卡卡罗特。

此外,在人物建模这方面也是大多数人会夸的地方,而且换装之后能够立马在战斗中反映出来,不过这次豪华版给的衣服我觉得不好看。

在一个就是游戏场景和背景的制作上也比较的细致,像是每个地图都有契合主题的色调,场景细致程度也还不错,而且场景当中的朋克元素十足,比如街道上“危险区域”的投影等等。

考虑到这也是一部动画化的游戏作品,所以在角色数量上也是比较丰富的,基本上什么类型的角色都有,算是把大多数玩家的喜好都囊括了进去,而且配音方面也是日系游戏厂商的一大强项了。

那么,关于战斗系统部分,如果把整个战斗体系拆分出来,各位应该能找到不少尼尔系列的元素或者说是影子?比如地图、各种界面的风格设计等等,至于跑步姿态以及战斗数字的效果,你们自己体会。

战斗方面,它毕竟不像是尼尔或者是鬼泣那样顺滑,你需要等每一波的攻击动作打完才能进行闪避,所以你就不能像其他作品那样,等到怪物出攻击时才进行闪避,整个战斗过程需要注意敌人位置以及动作提前预判(贪刀就要挨打)。

除了传统的攻击动作之外,念力技算是本作的一大特色了,当你在跑动的时候如果附近有可以用念力抓起的道具时,只需要通过相应的按键就可以抓起扔向怪物,而且不需要控制视角面对可以抓起的道具,释放起来还是比较顺手的,特别是到了中期角色技能树点上来了,可以形成普攻+念力技的多种组合。
而且,在部分场景当中还有不少的特色道具,这时候可以触发特殊的念力攻击,并且还搭配了特别效果和QTE的操作,比如水桶或者是油桶可以先将液体在头顶聚集,然后在砸向怪物。
还有一些华丽的道具效果,比如大型的工程车可以砸向BOSS,玩起来也是非常过瘾的。

我们刚才说到了本作的角色数量非常多,除了配合动画之外,更重要的是SAS技能,不同的伙伴都有特色的超能力,你和他们一起出战的时候,可以借用他们的超能力,同时释放还有华丽的演出效果。

不同队友的SAS技能可以选择性的搭配,为主角增添不同的伤害属性或者是手段,特别是中期学会技能之后,还能同时发动多个SAS技能以组合出不同效果的能力。
同时,极具RPG风格的连携系统也包含其中,比如可以用水淋湿怪物,然后放电就可以麻痹敌人,给怪物浇上油之后,在点火还能引发爆炸,组合性还是比较丰富的。

不过,游戏的缺点也不是没有,除了一些可以被修复的BUG之外,过场动画采用PPT的方式代替(部分地方有过场动画),但是如果你更换了衣服,在剧情中也是实时出现的,所以万代并不是使用了固定的定格画面。
至于剧情部分,我就不多做解释了,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剧情进展太快(为了给动画留篇幅?)且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整体来看的话,《绯红结系》虽然是一款日式ARPG,如果你能忍受不同于传统的格挡和闪避机制,且对剧情不怎么关心的话,当个纯动作RPG玩一玩还是可以的,但是肯定有人会说那为什么还要花328去买呢?如果你是因为价格问题,倒不妨找你的阿根廷朋友帮帮忙。
1.《游乐会_绯红结系评分高开低走?剧情进展过快 但动作要素有创新不拉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游乐会_绯红结系评分高开低走?剧情进展过快 但动作要素有创新不拉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1884577.html
















也许是因为线上直播的关系,所以很多能够落地线下的展出,或者是实际体验到的东西没有出现导致了玩家没有参与感,又或者是因为近一年游戏界几乎停摆的关系,导致开发者们很多原本按计划进行的开发工作被迫中断,导致整体进度跟不上。
其实,我认为本届E3游戏展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有一部分是因为舅舅党们提前拉高了大多数玩家的期待,记得E3开始之前几乎各种业界大佬都跳出来说,E3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惊喜,甚至每个月、每周都有关于新Switch Pro的传闻,而且传言中的新作更是不计其数,但是万万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
要不是任天堂和微软拉了E3一把,其他厂商估计要被玩家集体冲了。
面对猪队友,微软和任天堂真的尽力了吗?
如果说玩家声量不够有说服力,那么根据统计机构的统计,这次E3各家观看的人数峰值,任天堂、微软分为位列一二名,SE几乎是垫底的存在。
作为任天堂去年的顶流级游戏,今年在E3上都没有放一支新的预告片,甚至就连接下来的节日活动、新玩法统统没有提及,不少当晚熬夜看E3的小伙伴原本就是冲着动森去的,结果让人大失所望。
所以,小丑竟是我自己?就连国外网友也用P图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我们先来看看SE这波是多没有诚意的?首先,《最终幻想》系列已经出到15了,本应该在今年公布FF16更多的情报,哪怕是新建的文件夹也行,但是这次Square Enix并没有选择这么做,甚至之前公布的开放性世界新作《Project Athia》也没有新消息,说好的PS5独占呢?
万万没想到,Square Enix整活整出了个阴间玩意,而且定义为FF系列的新方向,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正经的FF系列不好好做,推出了《最终幻想:起源》,玩法什么的我们放一边不说,仅仅是公布的三位主角,几乎没有玩家不骂的,你很难将角色设计与次世代游戏联系起来。
其他,我们不说,光是看这三位主角各位能感受到FF系列的内味吗?
这张图可以很生动地诠释所有。
我觉得应该没有人能够完整地,把他们的整场直播看下来吧?原本应该是公布《GTA6》的好日子,万万没想到多人连线,现场教学游戏开发,甚至还来了波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