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师傅捡了一批零件,其中一个需要在多辆车上加工曲线。大师从事数控工作快10年了,却不知道怎么写程序,因为不会做宏程序,所以遇到这样的曲线部分就傻眼了。
让我帮你做。我花了不到20分钟帮它写这个程序。
为什么我能这么快写完程序?
因为我有一个非常有用的“框架模型编程方法”,现成的框架是按照框架写的,非常好的宏程序还是写出来的。
掌握了框架模型编程方法,什么抛物线,二次方程,卡门曲线等。,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模型编写。
框架模型编程方法分为两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设置变量
第二步:复制案例模型
第一步:设置变量
有些变量你可以一目了然的设置,有些变量需要通过推理来计算。
如何通过推理设置和计算变量?
方法如下:

比如在数控车上精加工轮廓曲线:

我们知道,无论是圆弧、直线还是曲线,都是由无数个小点组成,然后由小线段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形成直线、圆弧或曲线。如果这些点彼此靠近,加工的轮廓将是平滑的。如下图:

然后再来看切割路径:沿着轮廓曲线切割就可以完成精加工过程
精加工刀轨就这么简单,曲线可以通过G01X_ Z_ F_双轴插补进行加工。
我上面说了:通过刀轨找出刀轨的规律
规则是什么?
分析如下:
在曲线轮廓上随机选取几个点,曲线方程中的X和Z表示曲线坐标系中某一点的位置,使该点的位置不断变化,这些点的坐标依次与G01X _ _-Z _ _-相连,构成一条曲线。

规则1:曲线方程中的x和z代表曲线坐标系中某一点的位置。如果给x一个值,它将对应于z值,x和z满足等式。
规则二:让这个点的位置不断变化。以前我们分享变量的自增自减,这里就不赘述了。通过变量的自增自减,点有规律的变化。
根据规则1:我设置#24为因变量,#25为自变量
备注:自变量是指会主动变化,因变量是因为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属于被动变化。
例如:
#24=0
#25=32-*/8
… ..
那么#25的结果是32
如果#24=1,那么#25的结果是31.969;
如果#24=2,那么#25的结果是31.875
当#24改变时,#25由于#24的改变而改变。#24是自变量,#25是因变量。
按照规则2:我让变量#24自己增加,也就是#24=#24+0.1
注意:有一个变量自增范围。自我增值是多少?即不超过32,因为曲线值是32
好了,我边分析边设置变量,也就是我们设置变量的思维框架如下:
1、确定投料路线,通过投料路线找出投料路线的规律;
2.如果有数学公式,把变量带入数学公式;
3.如果没有数学关系式,可以建立数学关系式,推导出变量
设置好变量后,我们在第二步复制案例模型结构。
我之前说过,能不能写一个宏程序,要看你心里有没有案例模型。宏程序系统教程对案例模型有详细的分析思路,这里直接给程序讲解
程序如下:
%01111
T0101
S100M03
G00 X0 Z34
#24=0
WHILE DO1
G01 X#24 Z#25 F100
#24=#24+0.01
#1=#24/2
#25=32-
END1
G00 X80 Z100
M30
程序模拟如下:

好了,粗加工程序怎么写?
或者按照上述设定变量的思维框架来分析
如果坯料为D34棒材,首先确定进料路线:

上图为切割路径示意图:
从毛坯最外面部分切割,然后切割,提刀返回切割点;
继续下降到一定深度,然后切割,提刀,回到切割点;
这个循环依次进行,类似于G90圆柱粗车循环。
我们通过刀轨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则一:粗车时,x、z坐标点的值也满足曲线方程。如果想学习UG编程获取学习资料,可以在组496610960中给x一个值,那么它就会对应一个z值,x和z满足方程。
规则二:每层切削深度有规律的减小;第一次切割:空白D34 - D32
第二剪:D32-D30,以此类推。很容易想到前面提到的减少变量
根据规则1:我设置#24为因变量,#25为自变量
根据规则2:我让变量#24自己减,也就是#24=#24-1
复制上面的整理案例,然后稍微修改一下
%01111
T0101
S100M03
G00 X34 Z34
#24=34
T0101
M03 S600
WHILE DO1
G90 X#24 Z#25F100
#24=#24-1
#1=#24/2
#25=32-
END1
G00 X80 Z100
M30
程序模拟如下:

1.《编写程序 利用数学公式编写数控程序, 让你成为编程高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编写程序 利用数学公式编写数控程序, 让你成为编程高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69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