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育桃李 芬芳满校园

——故城县郑口中学教师教学管理心得故城县郑口中学学生餐厅学生风采校园一景学生风采学生风采质量,是立校之本,是学校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郑口中学办学70年来,以过硬的教育质量取信于社会。近几年来,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走“特色之路”,施“素质教育”,立“成人成才”之道,严格办学、严格管理、狠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家学校的教育水平,不仅与管理团队有着密切联系,与各个班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也是密不可分的。近日,记者走进衡水市故城县郑口中学,与教师代表面对面沟通,从中了解到教师教学及管理心得,从而发掘郑口中学“倾情育桃李,芬芳满校园”的真谛。

细致入微抓成绩

今年48岁的姜秀俊是高三23班班主任、英语学科组长,她送走的毕业班已经有十来届了。“我觉得我最大的优势就是做题多。”说起自己的教学特色,姜秀俊说道,在平日里,她所接触的试题就要比其他人多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每让学生做一套题之前,我都会有针对性地做出选择,做这套题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积累词汇量或者语法、听力等能力。”多年的经验积累,让姜秀俊在教学上颇受欢迎,“试题中有很多派生词,这些词语虽然学生们没有学过,但通过语法的变化,都能明白这个词在文章中的意思。”在日常的教学中,她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做听力题前,一定要先学会审题,先审前五题,再审九段十段,这样才能在听力环节拿高分。”除了在教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外,姜秀俊也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她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班级凝聚力、战斗力,让全班同学都充满正能量。“多年的培养,让学生都学会了讲诚信,宿舍、值日当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有人来主动承认错误。”她说,讲诚信、有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点滴中做起,让学生们体会到做一名诚信人的快感。

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生物,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其实是最不像理科的学科,因为许多知识都是需要背诵的。任高三6班班主任的管飞,他在给学生教生物时,总是会强调一点:“学习生物不需要去死记硬背,而是做到真正的‘理解’。”管飞从担任生物任课老师以来,努力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情感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虽然这些说起来比较容易,但到了真正实际操作中,还真是不太容易。”说起自己的教学经验,管飞如是说。在课堂上,他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管飞说:“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生物课,就连以前极讨厌生物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育人”是人民教师的天职。在教学中,管飞特别注重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积极参加有关课题研究,特别是新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大胆尝试课堂改革,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力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管飞近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为了做一名让学生和社会满意的好班主任,他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制订和实施学习计划,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他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艺术。所以,平时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也十分注重理论学习。他从图书馆借阅了《做最好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漫谈》、《班主任兵法》等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阅读。不断地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平时,他积极撰写班主任工作日记,将每天的工作进行文字梳理,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并开通教育博客与其他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沟通。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

她扎根教育一线14个春秋,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年纪轻轻已桃李芬芳,她就是高三18班班主任、化学老师慕春霞。慕春霞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不能只是一桶水。教师本身就得是川流不息的河、容纳百川的海。”老师也不能仅仅给学生一杯水,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取水,成为河、成为海。因此,她不断学习,在知识结构上不断补充,在理论学习上不断更新观念,经常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深入教研教法,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于发展的需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人才观。在教学中,运用讨论式、实验式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凭借研究性学习方面积累的多年经验,慕春霞采取了“四位一体”的复习教学方法,把学生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严格遵守“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结合实践、五技并举”的教学原则,把知识全面规划、系统归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运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方法,强调“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废弃了“应试教育”的要求和训练方法,体现的是以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从阶段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到模拟训练都是先教师做学法指导,然后由学生自行通过讨论等方式,归纳、总结出一般的、规律性的东西,并自己分析、对比、综合出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思想动员、感情沟通和榜样树立,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勇气,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提高了教学质量。”慕春霞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在工作中慕春霞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她教育孩子们要博爱,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她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小事入手,为学生树立榜样,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如此一来,学生不知不觉地就和我亲近了,我就跟学生们打成了一片,学生也更愿意听我的话,喜欢上我的课。”慕春霞教的学生个性差异比较大,她总是把握住学生共性的同时,摸住个性差异,以便对症下药。“在我看来,再落后的学生都能发现闪光点,都能找到坚定进步的理由,这样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光明,看到了自己的希望。”慕春霞认为,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学生,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重视、欣赏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意见,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

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

高三20班班主任、语文学科组长李建华,始终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做他的座右铭。多年来,作为一名教师,李建华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在坚持抓好教研教改及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并取得了明显效果。李建华平时话语不多,但做起业务来,可谓深入细致。他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做到不熟不讲、没有准备不讲、模棱两可不讲、不留遗憾、不留死角。同时,尽力做到“三备”,把教材内容研读清楚,根据教辅充实完备教材,根据学生情况备好学生。在课堂教学上,李建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在学习话剧《雷雨》时,先让学生把内容吃透,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自编自演,并进行分组展示,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李建华说,他就是在教学中经常带给学生意外和惊喜,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会知识点。“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这些兴趣爱好充分地尊重。”李建华说,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自由健康地发挥。一个名叫赵书正的学生,上课时经常看小说,但爱写诗、画画,且脾气较为倔强。李建华根据他的爱好,让他负责办板报,结果每期都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大家好评,从此他也找回了自信,学习成绩大幅提高。作为一名班主任,他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所以,他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一直以“公正、无私、真诚、博爱”作为自己的为师准则,班级以“友爱、团结和班风正、学风浓”为名,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用“心”带班,以他的爱心、信心、耐心、恒心、精心、细心、狠心带好班级。多年来,由于李建华的全身心投入,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信任。

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大学毕业时,班主任语重心长的话语,让高三12班班主任、物理学科组长赵爱青记忆犹新,铭记心头。她也带着这句话,步入了郑口中学的大门,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不知不觉已在郑口中学度过了11个春秋,这句话也不知不觉地成为我为人处世的标尺。”赵爱青参加工作以来,从不敢有丝毫放松,总是认真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思想永不枯竭。“物理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最难的,我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为了让孩子们轻松接受某种情景,某种模型,有时在课前要为一道题反复组织语言,让学生觉得通俗易懂。”她还会通过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洞察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批语激励每位学生。“要带好班级,必须要有吃苦耐劳、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在接手班主任之初,赵爱青就下定了决心。“要有无私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赢得学生的信任,家长的放心。”在生活中,她也时刻关心着每个学生,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健康。她一直把思想工作作为班级工作的首要问题来抓,每天早操后是她与学生单独交流的主要时间,尤其是每次考试后,她会与学生一起共同找出问题所在,帮学生解开心结。成为学科组长后,赵爱青更加不敢放松,每周确保开好教研活动,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并在每节、每章学完后,找出最新、最好的题目。肩负多任,每日忙碌地不可开交,她没有惊人之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用她的爱心诠释着一名党员教师的内涵,用坚守与承诺浇灌着满园桃李。

有了自己第一届毕业生

201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的于潇,是高三中为数不多的90后教师。2018年,她送走了自己教师生涯中的第一届毕业生。“回首三年,学生和我都已经成长,我爱这个平凡的岗位,初心不改,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于潇一入学,便担任高一5、6班的化学教师,她满怀热情的投入到工作中,由最初在工作中的紧张到现在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期间她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和与学生深厚的情感。教学中,于潇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于潇说,由于在第一学期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堂课我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于潇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考试与讲解相结合,细致讲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漏洞,让他们学会知识的应用和做题的方法与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难点,共同解决复习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每一节课,都会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中,于潇一直鼓励学生尽量独立完成作业,针对部分学生懒散、学习习惯差、没有学习兴趣,她鼓励他们通过独立完成章节测试题而取得一定的成绩来提高学习信心。“也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帮助他们改正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建立自信,提升自我。”于潇介绍,在之后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学生基本都能把自己正常水平发挥出来,并对自己树立起信心。从业三年来,于潇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拥有一批优秀而懂事的学生,“看到如此多优秀学生毕业,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虽平凡但不平庸,今后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师岗位上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数十年风雨阳光路,几代人奋斗不了情。一个共同的梦想,将四面八方的寻梦人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个个满怀理想的莘莘学子,带着憧憬走进郑口中学的校园,一个个学业有成的青年,带着灿烂的笑容从这里走向了高等院校,实现梦想的满足感,长久弥深。“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前进的道路上,郑口中学得到无数的鲜花与掌声,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坎坷与荆棘,对于这一点,“只争朝夕”的郑中人非常清醒,在自己的领域披荆斩棘,大胆探索,一路豪歌向天涯,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坚实有力的步伐,不断去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未来的壮美篇章!

1.《故城县郑口中学 故城县郑口中学教师教学管理心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故城县郑口中学 故城县郑口中学教师教学管理心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43553.html